微信

微博

手机版

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工作动态

(2020年乡村振兴简报第16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速 礼乐腊味行业活力显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0-06-24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礼乐腊味制作始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是五邑地区的著名特产,已成为礼乐街道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江海区礼乐街道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充分发挥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街的作用,因地制宜,通过对腊味行业精准治污、村道提升改造等工程持续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人居环境整治带动腊味行业产业兴旺,不仅乡村美了,农民富了,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调查摸底,精准施策

  目前,礼乐街道辖下有新民橙围工业区、新华工业区和武东十八围腊味工业区等3个腊味园区,共53家腊味加工企业,现已逐步形成了“生产标准化、产业园区化、行业品牌化”的发展模式。但由于腊味产品自身含油脂、浮皮等特性,生产加工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池外置导致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雨水管道,污染周边河涌、阻塞下水道等,河水不时散发出异味,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推进腊味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面根治污水排放问题,3月份,礼乐街道向当地腊味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礼乐腊味加工企业污水排放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腊味企业必须实行场内雨污分流,设置独立污水收集管道和收集池,并严禁设置溢流井,杜绝污水溢流外排。同时,明确了整改时限,倒逼各腊味企业整改责任加快落实。

  二、立行立改,真抓实改

  各腊味加工企业作为整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在明确相关要求后,立即行动,对排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将场内所有生产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收集池,避免污水收集系统与其它市政管道通,确保污水收集率达到100%。同时不断健全污水排放整治长效机制,做好污水收集池和抽水设备的保洁维护,每日登记污水流量计的排放流量。同时,发动各村(居)积极肩负起属地责任,对被污染的河涌、下水道进行清淤处理,用水泥板把黑臭明渠覆盖起来,将明渠改成密封式暗渠,美化改善村庄环境。

  三、全面验收,巩固落实

  为巩固落实污水排放专项整治成效,礼乐街道结合当前全市开展的排污许可证登记和清理整顿工作,对三个工业区的腊味加工企业逐一检查验收,对不整改、慢整改和整改不达标的企业直接取消其排污登记,并列入清理整顿范围。目前,53家腊味加工企业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周边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河涌清澈了,下水道畅通了,空气臭味也得到明显的改善,整治成果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未来,礼乐街道将继续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坚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农田种植转型发展,探索湿地、果蔬种植项目,融合本土龙舟、醒狮文化及传统腊味开发休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由产品型向品牌型转变。

(根据礼乐街道办事处资料整理)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