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民政局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民政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跟着江海地名讲历史| 通江达海,外海大桥有段“威水史”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5-01-06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12月11日15时,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在江海,有着不少特大桥、大桥。其中,外海大桥便是其中一座,其背后的故事相当“威水”。

  外海大桥项目选址位于西江下游,横跨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与中山市古镇镇之间的江面上,距离原江门至珠海公路的外海渡口以南约1000米处。

  在建设外海大桥之前,江门、中山两岸人民的来往交流依靠的是外海渡口,当时外海渡口是江门及海南、湛江、茂名等地区,通往珠海、澳门的必经之路,但由于车辆候渡时间长,每逢台风、大雾天气还要停渡,对内、外交往和经济影响非常大。

  1983年,刚从顺德调入江门任市委书记的黎子流,一次从江门回顺德,他整整花了8个小时,仅过江就耽误了好几个小时。他觉得,再不打开江门和外界的通道,江门就没有人再来了。于是,建设一座横跨西江大桥的计划开始在他脑子里酝酿。

  但当时的江门百业待兴,修建一座跨江大桥是一件耗资巨大的工程。1984年,他做了一个创举,与一家外资建筑商合作,借款2500万美元建桥。为了还清借款,特地发行了债券。

  1986年8月9日,外海大桥举行工程奠基典礼,省市领导及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马万祺等嘉宾都参加仪式。

  1988年5月1日,外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建设创造了国内同类桥梁建设的最快速度,比预定工期提前了4个月,同时它也是当时广东省内已建成的最大公路桥梁。198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外海大桥通车情况。第二年,1989年,市区至外海大桥桥头的一级沥青公路也建成通车,全长6.88公里,江海路雏形初现。

  十年后,在这座桥上还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抓捕大片”。1998年1月25日,“世纪贼王”张子强在外海大桥检查站被大陆警察抓获。

  如今的外海大桥,早已成为中山、江门两地居民日常通勤的必经之路。它便民利民,让两岸人民的交流更加便捷。网友周清明曾在“馨缘小屋”中提到:“对我而言,2010年开年第一个好消息便是珠中江三市车辆年票互认,粤T过外海大桥再不必交费了。在这之前,中山车过桥一个单程就要10块钱。因为我平时有些穿水晶的手工活,偶尔会忙不过来,需要发到江门找人加工,每送取一次,无端就得多花20块。有时候漏件,还得跑两趟,那便是40元。”

  12月16日,在江海区建区30周年档案展现场,江海区首个“全国劳动模范”、江门市恒健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淡开多次提到外海大桥,他说:“回顾江海区建区30周年,外海大桥的建成令我大为震撼。因为我是中山人,以前来江门都需要搭渡船,自从有了外海大桥,45分钟就可以回到家了,十分方便。”

  今日之外海大桥,通江达海,推动江海融湾融深,加强江海区东西向对外交通快速联系,特别是深中通道通车以来,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瞬间拉近,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江海,助力江海高质量发展。

  今日之外海大桥,美景如画,宛如一幅动人的绿美画卷。站在外滩湿地公园临西江远眺,河堤以彩色钢琴键图案装饰,外海大桥与水岸美景尽收眼底,活动广场、人工沙滩、生态保育区、儿童游乐设施应有尽有,市民游客乐在其中。一到夜晚,灯火璀璨,外海大桥和江水交相辉映,一时天上人间。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