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江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时勇一行到江海区调研民政工作。江海区副区长袁美兰、区民政局班子及街道有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江海区礼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麻三村长者饭堂、江海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及江海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了解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培育、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上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罗时勇指出,民政工作面临新形势,国家对老龄工作越来越重视,老龄工作职责重新划归民政部,赋予了民政工作更多使命任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资金紧张、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也为民政工作的开展带来新挑战。对于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使民政工作更好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群众期盼,罗时勇指出关键在于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一是要创新思想观念,破除思维定势,改变既往工作思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有限资源撬动有效市场,推动资源配置从依靠行政指令发展到更多引入市场资源,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二是要创新工作举措,立足江海区域实际,突出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积极培育养老新业态,联合国资局、发改局探索打造养老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全产业链养老发展模式,搭建产业联盟,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三是要创新工作模式,善于在业务协同上做“加法”,推动养老、儿童、慈善、社会组织等多项业务深度融会贯通,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同时,亦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企业、市场第三方的对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接下来,江海区民政局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推动工作观念转变,模式及举措创新,始终坚持兜好底线、广泛普惠,以“高标准”筑牢基本民生保障,“优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优保障”强化儿童福利保障,“新模式”发展慈善事业,“新举措”打造江海婚姻登记强品牌,以民政之“稳”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民政之“进”勃发新时代江海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