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民政局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民政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实践“社工+”模式,解码基层社会治理的“江海路径”——江海区推动“五社联动”机制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3-06-05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社会工作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江海区积极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高标准实施“双百工程”,不断深化完善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江海“社工+”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绘就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民生画卷,推动民生事业各项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社工+社区”,共建邻里幸福家

    深入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建设,全区共建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3个,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16个,社工灵活运用“三同”工作方法,恒常走访群众,挖掘社区资源,发现社区问题,设计开展了村民议事、环境整治等活动138场,协助解决社区问题140多个,累计服务群众11584人次,帮助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申办救助福利政策4075人次。此外,社工积极参与社区积分管理具体运作,在日常工作中联合村(居)干部穿梭大街小巷,以听、查、看、访形式对各家各户进行量化打分,对积分靠前的家庭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对积分未达要求的家庭给予重点帮扶和引导;广泛开展村规民约宣传,推动积分制良性运转,有效增强居民治理意识,让更多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二、“社工+社会组织”,涵养文明新风尚

    全区各社会组织213家,其中建有枢纽型社会组织4家,建立以社工为“媒介”的需求—资源对接机制,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广泛集聚居民骨干、志愿者开展多元活动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社工收集民智民意分类“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的形式,合力解决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及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19年,江海区发起“联创善治”公益微创投项目,建立“1+1+N”服务模式,结合社区发展和群众需求,由1名社工全程跟进指导1个社会组织开展N个“微项目”,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区秩序和氛围,目前累计开展“微项目”29个,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传统武术及手工教学、美食制作等活动多场,服务群众18000多人次,服务覆盖全区50%以上村(居),居民满意度达99%。

    三、“社工+志愿服务”,便民利民零距离

    持续推动社工+义工“双工”联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各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分别成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发掘发展社区党员、大学生、热心人士加入志愿队伍,社工运用专业知识及长期驻村的所知所学赋能志愿者助人技巧,带领志愿者参与到义剪、义修、惠民政策宣传、家居微改造等活动中,将便民服务“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累计服务群众近5000人次。此外,社工与协会还联手开展“造血式帮扶”,推动服务对象实现“受助——自助——助人”转变,在个案服务《困境母亲焕新生》中,社工陪伴服务对象走出困境,积极鼓励对象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帮助其提高自我认同感,重新融入社会,在社工的鼓励引导后,服务对象也成为了一名志愿骨干,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让社会治理实现良性循环。

    四、“社工+慈善”,解决群众揪心事

    大力实施“社工+慈善”双轮驱动模式,建立全域慈善生态链,推动慈善资源在群防群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聚焦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由社工参与发起,链接各方资源,设立慈善公益基金(或项目)10个,实施了“共建一个家”“联创善治”“长者饭堂爱心助餐”“社会组织牵手关爱行动”“书桌行动”“微心愿”等10多个品牌项目,帮助居民把对美好生活愿景一点点变为现实,形成慈善出资、社工出力,群众满意良好局面。如“共建一个家”项目筹集善款180多万元,由社工全程跟进房屋调查和修葺重建工作,帮助108户贫困家庭告别危房“住新家”;“长者饭堂爱心助餐”项目筹集资金超500万元,建成饭堂6家,由社工负责助餐配餐,送餐的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日间照料、心理调适等服务,既解决老年人“做饭难”问题又满足了其多样化养老需求。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