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与江门市江海区共建共创的“数字化赋能英语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在江海区景贤实验学校正式启动。
活动由江海区教育局、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联合主办,江海区景贤实验学校承办,广州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数字化平台与资源为抓手,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海区政府、教育局领导、高校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江海区教育局局长王英华在活动开幕中致辞表示:江海区近年来教育成果显著,连续多年荣获江门市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一等奖,义务教育阶段协同教育评价稳居全市前列,成功申报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多语种特色学校建设成效显著,在推进“双百行动”的过程中,与高校开展多方位深度合作,大大提升了区域办学质量和教师队伍水平。华南师范大学是华南地区师范领域的龙头和高地,华师外文学院作为外语数字化教育的领军者,学术积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此次与华南师大外文学院合作,必将推动我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王英华在活动致辞中强调,项目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关键实践:“通过技术赋能与教师培训双轮驱动,将有效破解城乡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让每个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晓斌表示,高校作为教育创新的“智囊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摩翼科技的技术平台深度融合,助力形成可复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区域教育数字化样板。他认为,项目的落地,不仅能提升区域教学水平,更能为基础教育数字化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研究成果。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数字化赋能英语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建共创项目正式启动。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晓斌、江海区委常委甄瑞珠、江海区教育局局长王英华等8位领导共同点亮启动柱,项目正式进入新阶段,政企校三方携手开启英语教育数字化变革新征程。
活动中,华南师大外文学院向江海区12所实验校授牌,并捐赠数字化教学平台系统。景贤实验学校校长商庆平作为受赠校代表发言,表示将积极落实项目要求,探索数字化教学新模式,推动学校英语教育质量跃升。
据了解,为确保可持续性,江海区建立四大保障机制:强化组织统筹,由区教育局牵头协调高校、企业与学校的协作事宜;优化激励政策,对实验校教师在职称评审、课题申报中给予倾斜;搭建教研协同,推动华师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与本地教师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展示项目成果与师生成长案例。
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江海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领域迈出坚实一步,是江海区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布局,通过多维度改革,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江海区后续将通过“一校一策”优化实验校布局,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同时,江海区教育局将项目进展通过媒体持续进行宣传,讲好“江海教育故事”,营造全社会关注教育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