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专题论坛在江海区隆重举行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4-04-09 09:20 浏览数:-
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专题论坛在江海区隆重举行
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江海区初中阶段教学质量提升三年(2024年-2026年)行动计划》,深化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近日,由江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专题论坛在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隆重举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冯善亮老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黄淑琴教授,江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向俊杰主任等出席活动。

来自全省各地市教育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合计36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着中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携手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讲座、课例展示及专题经验分享等形式,与会者相继分享语文教学评价理念、方法及评价工具等内容,致力探索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实施策略,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策略,为推动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有益学理参考和实施凭借。


江海区作为这次论坛的承办方,以其扎实的教育底蕴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江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江门一实等教育部门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丰富教学资源,为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学术交流平台,赢得与会专家、老师们的高度评价与一致认可。



江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向俊杰主任表示2024年是江海区初中阶段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支持并举办更多高水平的教育论坛和研讨会,聚力江海区初中阶段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序开展和有效实施,为推进区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专题论坛活动安排表
序号 |
类别 |
主讲人 |
内容 |
负责人 |
地点 |
1 |
讲
座 |
楚云 |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备考 |
周
军 |
江门
一实
报告
厅 |
2 |
刘巍 |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变化与复习备考 |
3 |
黄中英 |
初三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
4 |
备考
经验
分享 |
廖桂清 |
有的放矢抓学情 精准训练促落实 |
5 |
于燕 |
慧说善讲提素养 伙伴共学备中考 |
6 |
李召伟 |
分层教学助成长 锤炼语言启新篇 |
7 |
课例
展示 |
李彩霞 |
小说专题复习---谁是小说主人公 |
罗
小
容 |
江门
一实
报告
厅 |
8 |
林涵 |
“不一样的 ”作文升格训练 |
9 |
杨和平 |
散文主旨探究 |
10 |
课例研讨 |
教学评一体化 |
冯善亮 |
11 |
专
题
经
验
分
享
|
罗艳芬
|
基于核心素养的名著阅读项目式学习——以《西游记》为例 |
郭
跃
辉 |
江门
一实
报告
厅 |
12 |
关淑怡
|
上下同欲者胜——从团队合作看西游精神 |
13 |
温伟东
|
评价量表在名著思辨阅读中的运用尝试——以《水浒传》典型场景为例 |
14 |
罗春嵘 |
儒林众生相,对比找异同——《儒林外史》阅读复习课 |
15 |
张树苗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名著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儒林外史》为例 |
16 |
梁兆韵 |
人力车夫的悲剧 至暗时代的哀歌——聚焦评价的《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17 |
廖丽 |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探索 |
18 |
王玉婷 |
不一样的简·爱——《简·爱》专题研读课之一 |
19 |
彭铮宇 |
科学的诗篇,人生的教参——《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
20 |
沈漫珊 |
高中统编教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及学业质量评价设计 |
21 |
汪玲玲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评价策略的校本化实践 |
22 |
王杰 李先艳 |
基于“阅读圈”模式下学生整本书的深度阅读与高效评价 |
23 |
张永辉 |
《鹊桥仙》教学设计 |
24 |
莫文英 |
豪情付大江 幽怨寄深闺——《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比较鉴赏 |
25 |
王婧 |
评诗论词,此中真意——高考诗歌鉴赏“诗评类”题型答题建模设计 |
26 |
邓本科 |
登岳阳楼言悲喜感 缅古仁人寄忧乐情——《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
27 |
胡雪峰 |
情境体验式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卖油翁》教学设计 |
28 |
彭晓雯 |
静听昆明沉沉雨,闲话悠悠岁月情——《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
29 |
刘柱 |
淡淡的语言 浓浓的味道—以《昆明的雨》联动多篇学汪曾祺散文 |
30 |
周家宜 |
基于言语形式角度的散文阅读教学——《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
31 |
张丽媚 |
写景状物散文小初衔接读写共生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32 |
蔡国萍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小说人物形象解读——《孔乙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