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市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干字当头,主动谋划,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扎实做好自然资源各项工作。现将我局2024年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规划引领,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开展工业用地调整研究,启动修改13号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增加216亩的工业用地,为后续引进高质大型项目和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提供规划支撑;二是安全应急管理学院地段、安全应急产业园S地段、安全应急产业园南片区、永茂围地段控规的控规方案已于2024年1月23日取得市人民政府批复,随着以上控规的批准,我区实现了1.2万亩安全应急产业园园区范围内控规全覆盖,并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控规覆盖率,为优质项目企业落地提供规划保障。
(二)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土地供应68宗,面积共1416.81亩,完成土地收入71905万元。其中:出让商住用地3宗,面积107.18亩,涉及土地出让收入49225万元;供应工业用地12宗,面积共377.98亩,涉及土地出让收入22680万元;租赁商业兼容公用设施用地1宗,面积70.43亩,涉及租金1015万元(租期10年);无偿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1宗,面积共835.92亩;无偿返拨国有留用地1宗,面积共25.3亩;优化供地方式,完成“点状供地”项目1个。此外,在用地报批方面,全年批准新增用地1510亩,挣取上级指标930.5亩(省级811.5亩,市级119亩)。按用途分,含产业用地1137亩、基础设施330亩、商业及居住用地43亩(含宅基地26亩),有力保障了我区产业经济发展。
(三)强化耕地保护,高站位守牢红线。严格落实耕地“总量平衡”,会同礼乐街道落实补充耕地工作,形成耕地流入337亩,实现耕地总量“稳中有增”。于江海区立法联系点开展耕地保护普法宣传活动,提升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全面推行“田长制”,确保巡田工作有序推进。
(四)强化执法监管,共同遏制违法用地。制定《关于建立违法违规用地共同监管责任实施意见》《江门市江海区自然资源局、江门市江海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与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办事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
(五)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绿美江海成效显著。编制了《江海区2024 年县镇村绿化实施方案》,制定了全区绿化任务分解表和《江海区县镇村绿化工作种植技术指引》,有效推动了全区新植苗木2.86万株,绿化任务提前至4月底前超额68%完成,争取省级资金100.21万元,联合区慈善会募集县镇村绿化专项资金159万元,开展了主题义务植树活动67场次,同比去年增幅857%,建成主题林36片,同比去年增幅3500%;打造了六个区域性绿美亮点,引领全区绿化品质进一步提升。2024年8月在全市举办的“绿美竞风华”江门海选赛中荣获三等奖,全市排名第三。
(六)大力开展地灾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巩固地质灾害治理成效,对新排查发现的3处隐患点,及时申报并在江门市四市三区中唯一获批2023年度增发国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类资金2765万元开展治理,目前3处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竣工初验,按时完成国债资金支付,进一步提升我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同时,完善林区防火基础设施,维护0.4公里防火林带,新改建1.2公里消防水管,新建一座144m³消防水池,完成6公里防火通道的清杂维护,实现连续十一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七)大力优化审批流程,争分夺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类改革,广泛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措施,利用容缺承诺制核发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81个,将重点产业项目规划许可办理时限压缩至8个工作日,加快推进中粘新材料公司、鸿冠电器公司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核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约89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局在扩展发展空间,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严守耕地红线,绿美江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有一些短板有待提高:一是财政资金紧张,给征地工作带来困难。二是低效用地升级改造、村级留用地开发等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任务
(一)不断提升用地审批速度。提高项目用地计划前瞻性和用地审批效率,加强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的统筹协调,确保在重点项目开工前完成用地审批手续;坚持全过程跟踪服务,有效指导和帮助用地单位合理选址、提高组卷质量、加快用地报批。
(二)加快村级留用地安排兑现。加快历史合同签订与货币补偿,强化用地报批、规划等保障,统筹安排留用地,利用高新区优势,在产业园周边集中安排工业留用地,形成产业链互补,培育新兴产业。制定建设指导意见,管理规划、招商、环保、进度和监管等,打造高品质园区。探索新开发模式,如代出让、物权转移等,助村集体完成留用地开发,推动经济发展。
(三)扎实谋划出让商住用地。进一步密切关注土拍市场,准确研判、主动抢抓商住用地出让的窗口期、机遇期,加强市场推介,加强土地、住房联动,根据区域房价和走势预期,科学制定土地出让起拍价,确保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任务。与此同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三金一费一收回”处置工作。
(四)大力推进存量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根据《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工业类用地升级改造的实施意见》、《江门市江海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实施意见》,制定村级工业升级改造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存量工业用地升级改造,为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五)合理统筹征地资金。针对目前财政资金状况采取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解决已签订协议地块征地款问题,优先安排资金支付已落实具体项目并正在组卷报批的土地,加快项目土地出让,形成资金良性循环。
(六)强力推进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严格做好耕地数量管控,落实耕地“总量平衡”,配合做好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完善耕地保护“田长制”相关制度。做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保护耕地意识。
(七)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按节点对重点产业项目办理规划审批,随时做好规划解释沟通工作,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继续督促明泰广场和天懿城(鹿茵酒店)项目按建设计划追赶进度,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帮助企业及早确定规划方案,对于其反映的诉求积极与市、区部门沟通,争取上级部门最大限度支持。
(八)抓牢安全生产工作。抓好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年度安全生产重要工作,持续巩固地灾防治成效,做好白水带森林公园森防设施设备的更新完善,确保自然资源领域全年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实现连续12年不发生森林火灾。
(九)持续推进绿美江海生态建设。以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江海生态建设为抓手,通过推进5条具有侨乡特色的绿美乡村示范村的规划建设推动全区乡村绿化质量提升,继续做好白水带绿美生态示范点等区域绿美亮点的打造,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品质。督促各级林长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各部门统筹协调和分工协作,健全绿化项目种、管、护“三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绿化苗木养护技术指导工作,提高全区绿化种植和管护质量,巩固“绿化”成果。
(十)抓实违法用地查处整改。继续加强对各街道违法用地整改督导,确保自然资源违法查处整改工作落实,通过开展国家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和图斑项目核查,切实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以高压态势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绿美生态重点建设任务:2024年全区新植苗木2.8万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达168%,高质量完成绿美生态示范点——白水带森林公园年度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市下达的建设森林乡村1个——外海街道麻一村,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2个——向前村、麻三村,从“一村美”带动“村村美”“城乡美”。2024年8月在“绿美竞风华”江门海选赛中荣获三等奖,七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
(二)增发国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我区提前谋划申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在江门市四市三区中唯一获批2023年度增发国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类资金2765万元,该工程于2024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竣工初验,进一步提升我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