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插在工地上 红色服务在身边
近日,江门220千伏岱建(高新)、110千伏红星(胜利)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相继成立,由市供电局领导、区发展改革局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支部书记,以党建引领助推输变电工程建设,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发挥临时党支部“头雁”正能量。
党的组织建立在一线。按照“一工程一支部”“一项目一支部”的要求,江门220千伏岱建(高新)、110千伏红星(胜利)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迅速进入状态开展工作,坚持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阵地,在一线安营扎寨、握拳发力。将牵头单位、施工单位、监管单位及区直各部门选派干部纳入临时党支部,扩大支部覆盖面,通过发挥党的政治引导力、社会感召力和群众组织力,把来自不同单位的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奋力进取,把临时党支部建设成为政治素质好、专业技能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战斗堡垒。目前,江门220千伏岱建(高新)、110千伏红星(胜利)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已吸纳53名党员干部。
理想信念传导到一线。3月31日临时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暨工程建设协调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会议强调,要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将政治理论学习汇聚在一线,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复杂问题解决在一线。临时党支部坚持“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原则,通过建立机制、明确责任,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复杂工作在一线解决。一是建立挂图作战机制。临时党支部围绕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以“线路图”“进度表”形式建立挂图作战机制,严格把控工期,制定建设节点控制计划,倒逼工程项目进度。二是构建难题协调机制。区发展改革局梳理出高新输变电工程、胜利输变电工程、武东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赌点问题,在协调会上提出,由党支部群策群力研究协调解决办法。党支部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梳理报分管区领导,仍无法解决的,提请区主要领导专题会议研究。跳出就项目抓项目、就工程抓工程的旧框架,利用各部门、各行业优势,构建网格化、立体化工作开放模式,形成急难险重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优质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