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财政局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力量,构建“内联外协、上下联动”的多维联动体系,促进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提质增效,推动财政资金管理从“被动分配”向“主动问效”转变,为财政资金精准投放、高效使用夯实根基。
一、制度先行筑根基,改革深化明方向
以制度完善推动绩效评价规范化,出台《江门市江海区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江海财会〔2025〕10号),聚焦优化指标体系、统一操作流程、强化结果应用,让评价标准更科学、让评价过程更实用、让评价约束更有力。通过制度优化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提供精准决策依据,推动财政资金从低效领域腾退、向高效领域集聚,真正实现 “好钢用在好刃上”。
二、创三级联动格局,协同发力提效能
2025年7月,省、市、区三级首次联动对专项债项目大湾区江门港高新公共码头周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项目金额16.03亿元。省级“一套指引”定规范,统一工作标准、统一指标体系,杜绝评价偏差。地市“一盘棋”抓执行,严把方案制定关、严把现场评价关、严把问题整改关,压实评价责任。区级“零距离”抓落实,聚焦项目实施细节、跟进评价现场环节、推动问题落地解决,保障评价实效。此次联动打破层级壁垒,构建“省级定标准、地市抓执行、全程控质量”的专项债券评价管理新机制,推动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效率和使用效率,我区以绩效效能为导向,对全区20个政府采购信息化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聚焦支出经济性、执行效率性、成果效益性,分析资金投入合理性,聚焦,评判项目推进时效性,评估资金使用有效性。通过客观公正评价,为项目业主提供精准压减依据,有效保障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与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财政预算全过程,持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贡献更大的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