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形成了2023年度江海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一、资产总量情况
(一)资产的总体情况分析
1.资产总量情况
2023年资产总额751,262.55万元,较上年增加213,262.02万元,同比增长39.64%;负债总额30,013.01万元,较上年增加1,445.88万元,同比增长5.06%;净资产总额721,249.54万元,较上年增加211,816.14万元,同比增长41.58%。
2.资产构成情况
流动资产70,486.1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9.38%;无形资产净值3,574.6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48%;固定资产净值56,640.5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7.54%;在建工程74,103.49万元,占资产总额的9.86%;公共基础设施净值543,303.9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72.32%;政府储备物资831.3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11%;其他类非流动资产(指除以上列出的8类非流动资产之外的资产,下同)2,294.8万元,受托代理资产27.64万元。
2023年固定资产构成情况:房屋和构筑物净值35,865.42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63.32%;设备净值15,913.46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28.10%(其中车辆1,143.91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2.02%,单价100万元(含)以上设备1,855.87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3.28%);文物和陈列品净值153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0.27%;图书和档案净值1,354.3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2.39%;家具和用具净值3,349.17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5.91%;特种动植物净值5.18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0.01%。
2023年无形资产构成情况:非专利技术净值22.93万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0.64%,土地使用权净值2,064.62万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57.76%,计算机软件净值1,471.16万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41.16%,其他类无形资产净值15.93万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0.45%。
3.资产变动情况
2023年资产总额较上年增加213,262.02万元,同比增长39.64%。其中:流动资产较上年减少16,639.88万元,同比下降19.10%;无形资产净值增加654.17万元(本年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增加2,567.67万元),同比增长22.40%;固定资产净值增加1,647.12万元(本年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增加4,745.44万元),同比增长3%;在建工程增加13,231.05万元,同比增长21.74%;公共基础设施净值增加214,096万元(本年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增加1,550.29万元),同比增长65.46%;政府储备物资增加742.86万元,同比增长839.50%;其他类非流动资产增加144.03万元,同比增长6.7%。
(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情况分析
1.资产配置情况
本年度配置资产总原值52,151.57万元。其中新购47,377.10万元,占配置资产的90.85%;调拨4,289.75万元,占配置资产的8.23%;接受捐赠1.71万元;其他483.01万元(主要是接收天睿居小区停车位)占配置资产的0.93%。
按资产类型来分,固定资产9,671.11万元,占配置资产的18.54%,无形资产3,137.77万元,占配置资产的6.02%,在建工程39,342.69万元,占配置资产的75.44%。
固定资产中:土地房屋构筑物3,253.52万元,占固定资产的33.64%;设备类5,557.27万元(其中车辆158.18万元,单价100万(含)以上设备1,080.22万元),占固定资产的57.46%;文物和陈列品5.77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06%;图书档案167.43万元,占固定资产的1.73%;家具、用具687.13万元,占固定资产的7.10%。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2,845.04万元,占无形资产的90.67%;计算机软件279.41万元,占无形资产的8.9%;其他无形资产13.32万元,占无形资产的0.42%。
2.资产使用情况
(1)总体情况
按账面原值计算:固定资产在用100,490.46万元,占固定资产的99.76%;出租出借176.67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18%;待处置69.97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07%。
无形资产在用8,150.33万元,占无形资产的99.93%;待处置6万元,占无形资产的0.07%。
(2)重点资产使用情况。
土地使用权总面积542,479.56平方米。其中在用542,479.56平方米,占比100%。
房屋279,499.73平方米。其中在用277,544.46平方米,占比99.3%;出租出借1,679.27平方米,占比0.6%;待处置276平方米(原绿化所办公楼),占比0.10%。
我区办公室用房34,606.81平方米,人均8.8平方米。100万元(含)以上大型设备实有数20台,在用20台,占总数量的100%。
车辆242台。其中在用242台,占总数量的100%。主要负责人用车2台,占比0.83%;机要通信用车14台,占比5.79%;应急保障用车35台,占比14.46%;执法执勤用车85台,占比35.12%;特种专业技术用车36台,占比14.88%;其他用车70台,占比28.92%。
3.资产处置情况
(1)总体情况
按账面原值计算,本年度处置资产2,840.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675.23万元,占比94.19%;无形资产162.05万元,占比5.71%;其他资产3.06万元,占比0.11%。
按处置方式计算,无偿划转1,952.16万元,占比68.73%;报废888.18万元,占比31.27%。
(2)重点资产处置情况
房屋处置面积469平方米,账面原值69.40万元;车辆处置数量14辆,账面原值134.69万元。
(3)资产处置审批情况
本年度处置事项由财政部门审批169笔,账面原值2,239.24万元;由主管部门审批63笔,账面原值425.77万元;由单位内部审批42笔,账面原值175.33万元。
4.资产收益情况
(1)资产出租出借收益情况
出租出借资产总原值18.57万元。本年实现出租出借收入16.61万元,其中房屋出租出借收入8.30万元;往期出租出借事项收入8.30万元。
(2)资产处置收益情况
本年已上缴处置收入19.03万元。
按照财政预算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本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收入均上缴国库,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部门预算。
(三)资产总体绩效情况
1.资产配置效率
实际使用办公室用房34,606.81平方米,按在编人数计算,人均占有办公用房面积8.80平方米,按年末实有人数(在职在编及长期聘用)计算,人均占有办公用房面积6.64平方米。
单价100万元(含)以上大型设备实有数20台,按在编人数计算,人均占有大型设备数量为0.01台。
行政事业单位各种类型的车辆实有数244台,按在编人数计算,人均占有车辆数量为0.06辆;按年末实有人数计算,人均占有车辆数量为0.05辆。
2.资产使用效益
出租出借收入16.61万元,出租出借收益率为89.43%。
二、2023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管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构建节约型政府,优化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严格资产配置管理,严把资产“入口关”。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从严从紧控制的原则,能通过存量(库存)固定资产进行调剂使用的,不得重新购置;无法调剂、确需购置固定资产的,不得超标准购置;属于淘汰更新废旧固定资产的,应先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后再购置;未列入年度配置计划及经费预算的,原则上不得购置固定资产。二是规范固定资产处置工作,严把资产“出口关”。从严资产处置审批管理,对已达到更新年限但能继续使用的资产,原则上不得报废;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行政事业单位将因技术原因置换下来的、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办公电脑和打印机等资产,捐赠给对口扶贫单位、基层社区和乡村振兴点等使用,最大程度激发资产效能。
(二)摸清底数,科学合理确认市政基础设施资产。一是切实规范我区市政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工作,针对我区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短板,区财政局编制了《江海区市政基础设施会计核算工作指引》,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核算基础。二是开展市政基础设施专项清查,查缺补漏,应录尽录,完善资产基础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共核实登记入账资产共181项,总计253,761.03万元。
(三)助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城市规划路网不断完善,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新建及续建政府投资项目共35项,总投资约78亿元。其中南山路(五邑路-金瓯路)、云沁路(胜利南路-东海路)、会港大道(礼东大桥)、东海路(天鹅湾小学)人行天桥、五邑路人行天桥等16个项目已完工。余下19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将于2023年底及2024年全面完工。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老旧小区整体改造。2023年完成17个老旧小区整体改造项目,改造范围总面积达40.21万平方米;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横坑村、红星村、直冲村、敬和村4个改造项目;三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减少污水直排问题的发生,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建成区已基本消除管网空白区。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加强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通过安装健康设备、加强巡逻等措施,规范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安全性,保障教学质量。二是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基础建设。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工程项目实现提前封顶节点目标,目前整体工程进度已达80%;江门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项目主体建设完成进度达75%。
三、进一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严格执行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经常化轨道。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地清查核结来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资产,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及时处;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各单位的财务部门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
二是持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配置部门资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履职需要和事业发展需求,厉行节约,合理配备。在摸清固定资产存量基础上,合理提出配置需求,审核部门要严格把关,从严控制。固定资产配置能通过调剂、收回出租出借等方式解决的,不重新购置、建设、租用。
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资产不流失。根据基础设施类型(如市政、交通、水利)进行分类管理,按“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明确管理责任和记账主体。建立档案,为每项基础设施建立详细档案,记录建设、维护、改造等全过程信息。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准确计量与核算,确保其价值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