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收拾东西,旧衣服不知道怎么处理,随手就扔垃圾桶了。现在才知道,这些旧衣服还能回收再生,做成环保手套、环保袋接着用,这也太赞了!”在毕业季回收点,朗晴小学的毕业生小李正将打包好的旧衣物投入回收袋。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教育局、区经济促进局联合开展的江海区“分类回收·绿色离校”毕业季专项回收活动,在全区校园掀起了一股环保热潮。此次活动以“分类教育+资源回收”双轨并行的模式开展,既注重实际回收成果,更致力于提升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麻二小学主题班会
朗晴小学校长组织回收活动
江南小学开展“变废为宝”活动
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各学校迅速响应,以多元化宣传矩阵点燃绿色行动热潮。在主题班会的课堂上,教师们和“学生分类讲师”利用PPT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将垃圾分类的科学方法与资源循环的生态价值娓娓道来;校园广播化身“环保小喇叭”,每日定时推送活动指南与低碳生活小贴士,让环保理念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在升旗仪式上,校长们发表动员讲话,面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让闲置物品焕发新生,用循环利用传递绿色理念”。
朗晴小学回收现场
滘北幼儿园回收现场
一中附小回收现场
新联小学回收现场
十一中回收现场
礼乐三中回收现场
外海中心小学回收现场
外海中学回收现场
武东小学回收现场
滘头小学回收现场
这些萌发于校园的绿色种子,正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悄然播撒进家庭与社区的土壤。孩子们化身行走的环保课堂,将垃圾分类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实践:踮着脚尖指着分类垃圾桶,耐心为父母讲解厨余与其他垃圾的区分;把废旧纺织物、废旧报纸整齐叠放,仔细打包等待回收。在孩子们的带动下,许多家庭自发开展“家庭分类小竞赛”,有家长笑称:“现在扔垃圾前都得先请教家里的‘小老师’,这些小监督员可比我们认真多啦!”
华兴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全区共发动88间中、小学及幼儿园组织开展江海区“分类回收·绿色离校”毕业季专项回收活动。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11日,31间中、小学及幼儿园已完成专项回收活动,累计回收衣服、裤子、玩偶等废旧纺织品约1968公斤、废弃书籍、报纸、纸箱等可回收的纸类约6980公斤,其他可回收物品6.3公斤,其中江海区实验小学回收量接近990公斤,麻一佑启学校回收量接近700公斤,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外海中学回收量接近650公斤,组织发动成效显著。这些回收物品在完成分类整理后,有了新的“使命”:废旧纺织品将通过物理、化学再生工序,摇身一变成为环保手套、汽车隔音棉等实用好物;废弃书籍、报纸等则会交给专业回收机构,在他们的处理下,重新成为可利用的资源,真正实现物尽其用。
江海区的毕业季回收行动已扬起绿色序章,为响应全国第三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的工作部署,此次毕业季回收活动将持续开展到8月底。下一步,江海区将着力构建常态化回收机制,不断拓展活动辐射范围,大家可结合校园开展的毕业季回收行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接下来,江海区将推动回收模式从校园向物业小区延伸,让回收行动从阶段性举措转变为长效化机制,真正实“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愿景,为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