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社区口袋公园位于
高新区(江海区)东海路与麻园路东南边角位处。
过去,这里曾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
旁边麻园河的黑臭河水令附近居民头疼。
“以前,都不愿意从这里走。又脏又臭。”
附近小区居民杨先生说。
如今,这里却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河道宽了,水也不黑不臭了。晚上吃完饭,一家人过来公园里转一转,沿着河边的人行道散散步,很舒服,很开心。”杨先生说。
永明社区口袋公园和旁边的麻园河边成为休闲好去处。
变化的不止永明社区口袋公园附近的麻园河。昔日因为黑臭而被当地人戏称为“黑水河”的高新区(江海区)黑臭水体,随着近年来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开展和沿河环境品质提升,如今和永明社区公园一样,河水变清了,臭味没了,河岸绿了,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村里人都说我们这里的河是‘黑水河’,
又黑又臭。”
礼乐中心河附近居民梁伯说,
“我们年轻的时候,
夏天都是在河里游泳的。
前些年,
水黑了臭了,没有人敢游泳了。
我们这里有扒龙舟的习俗,
因为河水太脏,有些人都不愿意扒了。”
礼乐南溪古桥
高新区(江海区)内河流纵横交错,
水系发达,水体众多,
全区共有97条河流。
随着近年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礼乐中心河相似,麻园河、龙溪河等都遭到严重污染,河道两旁杂草丛生,影响了城市市容市貌,也影响到附近居民生活。3条河流也被列入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监督平台。
礼乐中心河
2016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采取“六个一”工作机制,找准黑臭水体的“病根”,一个个问题着手解决,全力推进麻园河、龙溪河及其支流、礼乐中心河及其支流黑臭水体全域治理,累计投入治水工作资金共16.6亿元。
2018年12月
麻园河治理实现“初见成效”;
2019年6月
龙溪河治理实现“初见成效”;
2019年9月
礼乐中心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龙溪河支河(石咀河、中路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相继进场施工;
2019年12月
麻园河、龙溪河治理实现了“长制久清”,礼乐中心河治理实现“初见成效”;
2020年8月
礼乐中心河治理实现“长制久清”。
为实现河道的“长制久清”,高新区(高新区)黑臭水体的水环境治理主要从控源截污、水体修复、河长制三个方面实施控制。为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该区还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排水管理,逐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效能。
“现在河水又清了,不黑不臭了。”看着治理后的礼乐中心河,梁伯说,“小鱼小虾也多了起来。我就在想,说不定很快我们又可以在河里游泳了。”
在黑臭水体治理中,
高新区(江海区)努力实现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的目标,
达到“治理一条河,提升一座城”的综合效应。
此外,还结合乡村振兴、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等工作,对沿河周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一河一品”景观提升改造。“增设岸边人行道,在合适的地方建公园等等,都是为了提升景观,让河不仅变清、变美,还要能被附近居民享受到。”江海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治理后的麻园河
昨天上午,虽然已经接近9点,
在江海区江南街道联星村一带的
麻园河岸边人行道上,
仍可以见到附近居民散步的身影。
“现在过了散步的高峰期,早上7点来钟,晚饭后7点多钟,这里散步的人更多。”家住江海区江南街道联星村的赵姨说。自从麻园河水变清,岸边有了绿化带、人行道后,用婴儿车推着孙子在麻园河边散步,成为赵姨每天的习惯。
昔日麻园河
“以前这里的水都浑浊不清,还时不时看到垃圾在上面漂。河边又没有人行道,谁愿意过来散步?躲都躲不及。”赵姨说,“这两年,可是真的大变样啊。水清了,河里干净了,再也闻不到臭水的味道。又修了人行道,我们村里很多人都习惯在河边散步。”
麻园河
黑臭水体旧貌换新颜。经过近年的奋战,曾经那条又黑又臭又窄的麻园河消失了,翠湖湾那个象征着伤疤的棚盖不见了,麻园河以景美水美的姿态出现在了沿河百姓期待的眼中。曾经那条隐身在繁华闹市杂草中的“黑龙”龙溪河,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贯穿整个礼乐片区的礼乐中心河也犹如旧枝发新芽,慢慢恢复了青春的状态。
龙溪湖公园
随着高新区(江海区)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完成,
一些昔日曾被人嫌弃的地块也成为“香饽饽”。
不少河段边都已经建起,
或者正在建设新的居住小区。
生活在麻园河、龙溪河、
礼乐中心河附近的居民
纷纷为今天的新环境点赞。